天下通衢——中國歷代水陸交通全圖 第一部

第一部 宋元明清時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

「天下通衢——中國歷代水陸交通全圖」(TXTQGIS,全稱為Thoroughfares under the Heaven: The Complete Maps of Water and Land Routes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of China),第一部「福州至杭州」。本網頁的前身為「明清水陸路程與文學」( Ming-Qing Routes and Literature, MQRLGIS ),2023年8月更名。
本網站透過線上互動式電子地圖圖台(ArcGIS Online),呈現宋元明清時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相關GIS圖層,包括:縣前鋪、驛站、縣城圖、驛路(線)、郵鋪陸路(線)、驛路沿線地名、郵鋪相關地名及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等圖層。使用者則可以任意縮放比例尺及範圍,並套迭不同圖層,並可以在圖面上查詢地點及路線的說明資訊。本圖台可使用于唐宋元明清的文史研究,已提供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個人行記的研究範例,請參考。使用互動地圖前,詳閱”圖層使用說明“。

本平台由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廖泫銘先生製作,原始連結為中研院網址:
https://sinica.maps.arcgis.com/apps/webappviewer/index.html?id=d4fec69d0a324e298ce1c38909193a01

圖層使用說明

  使用網站地圖前,請先閱讀〈明清時期福州至杭州官私二路之現地研究與GIS呈現〉一文,並詳閱圖層使用說明。以下,依圖層排列順序,逐一解說。
1尋找位置與地圖
  位於圖面上方的搜尋功能,可搜尋本網站內的所有地名。也建議讀者多利用Excel格式的表01-表10,在表格中搜尋。
2本區內縣城圖
  「縣城圖」是根據民國早期的五萬分之一地圖,以各縣城的城牆線製作的,可以了解明清古縣治的城區範圍。
3周行備覽全路線
  福州至杭州之間有官私二路,皆具悠久歷史。「鉛山武夷路」是明代驛路,是官路,「江郎仙霞路」是私路;到了清代,驛路改經由「江郎仙霞路」,反成為官路。這兩條道路都是水陸兼程,在本圖中,藍色代表水路,黃色代表陸路。
  雖然說「江郎仙霞路」是清代驛路,但在福建部份必須留意。福建浦城縣以南,客商往來皆以水行為主,明清陸程書也都記載水程的經由地名,本圖層採用《周行備覽》,也是水路。
  不過,由於清廷要求官員避開水路,採用陸行,驛站多設在陸路上,所以,如果要說福建浦城縣到水口之間的驛路,應該指沿途設置郵舖的陸路。
4全部驛站
  將《大明會典》、《大清會典》記載前後設置的驛站,經過仔細的考辨,查明各自位置,作成本圖層。
5周行備覽沿線地名
  本圖層收集了大量的沿線地名,以《周行備覽》為主要依據,還收錄了其他數十種路程書、行記、詩集中的地名。本圖層與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「全部驛站」、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等圖層同時開啟時,可以看到明清官私二路的全貌。
6郵舖陸路全路線
  本圖層依據《大清會典事例》所載的郵舖,並參校本區內全部宋元明清方志而作成,與「全部縣前舖」、「郵舖陸路沿線地名」合看時,可以完整呈顯本區內的陸路網。這個路網,是依據郵舖的位址、民國早期五萬分之一地圖的道路、驗證古代旅行日記,然後參考現代道路,經過綜合研究作成的模擬道路,具有高度的實用性。圖中部份道路畫入水中,是考慮到各水利設施,提高了兩岸水位,淹沒了古代道路。
本圖層的道路以白色表示,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的陸路以黃色表示,因為有部份陸路的路段是相同的,會有重疊現象。
7全部縣前舖
  縣前舖,就是縣治前總舖的省略。明清的縣城中,通常在縣治外門之旁,設置郵遞總舖,也與鼓樓(譙樓)相近。本圖根據這些條件,設定縣前舖;同時,也可以利用它來代表這個縣城。
8郵舖陸路沿線地名
  本圖層使用的地名,以《大清會典事例》為主,以其他地方志來互校和補充,基於實際需要,也兼錄各路程書所載並非郵舖的陸路地名。
郵舖的命名方式,有時是在本地的土著地名之外,使用當時的行政里名或另設雅號,重新給予名稱,因而與一般地名往往不合。
9明清行記舉例一:1615萬曆43年李燦箕《北征記》
  本圖層以下共有六個圖層,合稱為「明清行記之個人旅行日程圖選刊」。筆者在研究過程中,對宋元明清三十種行記及旅行詩卷做了旅行日程圖,特別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六家,提供大家參考。
  製作時,依據各行記所載,逐一在地圖中標出經過地點,圖標作法如下:(1)每個地名標的結構都是以「出發後第幾日——幾月幾日——至某地」為之,例如:「10-1121-至小箬泊」,表示出發後第10日,萬曆43年11月21日,至小箬泊舟。(2)一天之內經過兩個以上地點時,前兩個數據不變,後面的地點改變。例如:「15-1126廿六日晨,經上京舗」、「15-1126午經大橫驛」、「15-1126至南雅口」、「15-1126寢至太平驛,舟次之。」這四個地名標都是出發後第15日,11月26日的同一日所經。利用本站地圖,可以迅速記錄旅行日程,明確得知作者身在何處,因而能對行紀內容作更精準的解讀,完全改變過去的研究形態。使用時,請先關閉所有圖層,打開要使用的一家行記圖層,再依指示開閉相關圖程,因為六位作者的旅行特徵不同,將會分別敘述。
  李燦箕《北征記》是經由江郎仙霞道,自南向北的行程,所以,可再打開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和「全部驛站」、「本區內縣城圖」,使畫面單純,凸顯本人的行程。「周行備覽沿線地名」和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,必要時可以選擇加入。
10明清行記舉例二:1681康熙20年陳玉璂《閩遊記》
  康熙20年(1681)陳玉璂《閩遊記》也是經由江郎仙霞道,而且他的行程是非常標準的水陸聯合,所以先打開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和「全部驛站」、「本區內縣城圖」,必要時再加入「周行備覽沿線地名」和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。
11明清行記舉例三:1728雍正6年劉埥《閩行日誌》
  雍正6年(1728)劉埥《閩行日誌》,與陳玉璂情況相似,同樣先打開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和「全部驛站」、「本區內縣城圖」,必要時再加入「周行備覽沿線地名」和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。
12明清行記舉例四:1825道光5年翁心存《使閩日記》
  道光5年(1825)翁心存《使閩日記》,雖然同樣走江郎仙霞道,但是進入福建以後,採取陸行,至水口才乘舟,與郵驛路相同。所以,要使用「郵舖陸路全路線」和「全部縣前舖」、「本區內縣城圖」這三個圖層,可使眉目清楚。必要時再加入「郵舖陸路沿線地名」和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。
13明清行記舉例五:1849道光29年莊俊元《湟中公餘紀程》
  道光29年(1849)莊俊元《湟中公餘紀程》,經由鉛山武夷道,使用的圖層也是先打開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和「全部驛站」、「本區內縣城圖」,必要時再加入「周行備覽沿線地名」和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。
14明清行記舉例六:1891光緒17年瞿鴻禨《使閩日記》
  光緒17年(1981)瞿鴻禨《使閩日記》的行程和翁心存《使閩日記》相同,所以,同樣先使用「郵舖陸路全路線」和「全部縣前舖」、「本區內縣城圖」這三個圖層,使眉目清楚。必要時再加入「郵舖陸路沿線地名」和「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」。
15福州至杭州五萬分之一地圖(未完成)
  本研究的重要工具是中華民國早期測繪的五萬分之一地形圖,現藏臺北中央研究院。為使讀者更接近我的工作情境,乃將所使用的63幅地圖作成這個圖層。
  早期地圖必然存在著局部精確而全幅不能相合的問題,必須取其所長,盡量利用它的優點來完成研究的需要。這次所貼出的地圖,主要是以縣城作為局部的校准點,如果圖中沒有縣城,則選擇某一重要地點為局部校准點,這些局部校準點都標記在每一幅圖的名稱上了,使用時請注意。
  我們實際工作時,會不斷的移動校准點,使用在不同的局部工作中,本圖層的每一幅圖只是其中一次的運用而已。
16福州至杭州河道之支流
  福建至杭州之間,大量使用舟行,所以本區的主河道,已見於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圖層中。這個圖層都是主河道兩旁的支流,使用時,必須和「周行備覽全路線」圖層一起點選,然後可以將它們與其他圖程一一單獨結合,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而有趣的現象。
17-18參考圖:明代歷史地圖.清代歷史地圖
  這兩個圖層,借用譚其驤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(《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系統》第一版,台北,2002年9月),這套地圖成書較早,流傳甚廣,故取為參考。圖層中的府縣界或地名與本站定位不合時,以本站為標準。

榮譽連結:

北京.清華大學主編,《數字人文》:[按此連結]

下載區:論文及圖表